一直被譽為“瘋狂的石頭”的翡翠,近期火爆的勢頭似乎戛然而止。翡翠價格漸趨平穩,市場也慢慢失去了往日的火爆場面。不管是毛料市場、上游翡翠產品批發市場和下游的終端消費市場,都不能與往昔同日而語。經營者對翡翠市場的走勢更是迷惑,對何時走出當前的低迷狀態,心里更是沒譜。
其實,翡翠市場出現這種局面是遲早的事情,翡翠市場的漲跌是完全符合市場經濟規律的。任何一個行業都不是一直處于上漲態勢,市場有好的時候,也有壞的時候,不可能總是處于低谷,也不可能總是處于高潮。眾所周知,過去的10多年來,翡翠市場一直處于高速發展的態勢,市場交易火爆,價格飛快上漲,尤其是近幾年,翡翠價格的上漲幅度更是驚人,這讓商家和消費者都是一頭霧水。業內專家對這次翡翠市場遭遇的“寒流”似乎并不見怪,他們認為這是遲早的事情,這種情景才剛剛開始。市場將會呈現兩極分化的現象。因為翡翠資源越來越少,高檔翡翠更是“一石難求”,因此高檔翡翠的市場仍能保持紅火態勢,但是中低檔翡翠的市場就差強人意了。
近兩年,股市不給力、房地產調控、黃金炒至高位,這客觀上讓不少手握大筆資金的人看中了行情持續上漲的翡翠投資,熱錢的涌入是導致翡翠原料價格飆升的一個重要因素,由此也引發了一系列“蝴蝶效應”。結局難測就在,收藏者對翡翠行情紛紛表示看不透,不少業內行家也開始采取謹慎觀望的態度,不敢輕易花高價進貨。在最近這次緬甸公盤上,一塊本有可能成為標王的翡翠,起拍價格2.3億元,卻最終流拍,這也似乎在暗示,翡翠不斷締造的天價正遇到前所未有的阻力。探究這次翡翠市場的“寒流”的原因,在一定程度上來自大量游資被套牢,資金回籠困難,導致部分投資商低價拋售現有的翡翠貨品造成的。但是最主要的原因當屬因歐債危機導致的全球市場低迷造成的。中國經濟雖然受到歐債危機的影響不大,但是卻已影響到人們的消費心理,在經濟形勢并不明朗的大環境下,消費者不會花費大量資金購買翡翠等奢侈品。
誠然,翡翠市場的低迷狀態,也不會像人們想象的那么嚴重,翡翠的價格也不會大幅度的下降。翡翠的不可再生性和人們對翡翠的情緣,使翡翠市場不會長期處于低迷狀態,只要市場環境稍微起色,翡翠市場就會逐步趨暖,一步步走出短暫低迷的困境。目前翡翠市場的低迷和市場競爭的加劇,也進一步激發翡翠行業洗牌,“大魚吃小魚”也是不可避免,一些沒有發展潛力和缺乏品牌意識的企業將逐步被淘汰。經過洗牌后的翡翠市場將會更加理性,更加成熟,將會邁上一個更高的層次。
面對當前的翡翠市場環境,應該引起業內人士更多的思考,未來的翡翠市場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做的。只有那些有雄厚的資金積累,有先進的翡翠經營理念的業內人士才有成功的希冀。同時也有業內人士指出,由于翡翠行業沒有像鉆石“4C”一樣的行業標準,所以導致行業的不規范性。翡翠行業眾多從業者,也都期待翡翠的行業標準能夠早日出臺,使翡翠行業健康規范地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