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了解到,近年來黃金珠寶行業隨著國內消費需求的增加開始高速擴張,產業鏈上游企業確實存在因管控手段滯后、從業人員素質良莠不齊造成的監管缺口,部分企業對產品品質缺乏嚴格的品質控制。消費人士因此呼吁,黃金珠寶業需引入公正的第三方檢測機構,充當廣大消費人群的“保護傘”。
行業快速擴張出現害群之馬
記者了解到,在白熱化的行業競爭中,確實有害群之馬存在用玻璃代替貓眼的類似欺詐行為。
近年來深圳黃金珠寶行業擴張迅速,產值占全國消費市場總額的70%,中國黃金珠寶消費市場已經躍居世界第二,僅次于美國,國際國內的商家進入分蛋糕的逐鹿時代。增量市場通常是完全競爭市場,前赴后繼的進入者造成黃金珠寶產業競爭異常激烈,加工費用早與國際金價漲勢脫節。
吳峰華說:“現在每克黃金的首飾加工費不到1996年的三分之一,單位收益越來越低,這還沒算上通貨膨脹。”因此,確實有個別害群之馬鋌而走險,拿信譽搏利潤。
據了解,深圳某家工廠10年前職工人數不足20人,現在已經膨脹至1000多名操作工人。這樣的急速擴張例子并非獨此一家,一些加工企業開始從用料和省料上做文章,包括在黃金里摻“銥”等廉價金屬原料,或者干脆缺斤少兩。
業內人士透露,國際金價節節攀升再加上黃金檢測手段的相對完備,近年來在首飾含金量不足上做手腳的在減少,在珠寶上弄虛作假的情況卻越來越多。紅寶石一直有“十石九裂”的說法,但一些加工企業會通過填充、激光打磨等手段,把寶石上的瑕疵人工的消除掉,于是原本可能只值1萬元的珠寶,掛在零售終端的價格搖身一變成了10萬元。
業界希望消費者冷靜看待
K金注水和假珠寶事件無疑給整個行業帶來了誠信危機。深圳TTF珠寶總裁吳峰華希望消費者能冷靜看待此事,歷史長、規模大、有國際影響力的企業在產品品質上冒險是得不償失的,K金事件應該是“瑕疵問題”,而不是“故意欺詐”。
“國內標準18K金含金量應不低于75%,做K金的都知道,首飾上反復使用的鎖扣、鏈扣對抗斷、柔韌性要求較高,生產時都會加入鎳、鋅、銀等元素增加彈性,否則易斷。光譜檢測如果照射在這些部位,可能會顯示含金量低于75%,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加工時會把這些部件的含金量提高到76%左右。”意大利首飾制造商早就在K金鏈的鎖扣或彈片上使用非貴金屬,目的是為了增加彈性和強度。歐洲國家也接受了這一標準,但18k金鏈本身不允許低于75%含金量。
吳峰華說,周生生事件的擴大與工藝瑕疵有關,危機公關不力也在其中推波助瀾,“出了問題沒有第一時間回應消費者和工商部門,傲慢的態度激化了整個行業的誠信危機”。
強化第三方檢測
作為專業的黃金首飾生產廠家和知名品牌,就算是工藝問題和公關不力也不能成為推脫借口。此次事件之后如何贏回消費者的信心,除了加強產品品質管控和行業自律,業內人士還認為應該從豐富檢測渠道入手。
據了解,目前國內黃金珠寶檢測最大、最權威的還是國土資源部下的國家珠寶玉石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業內人士表示因各地的檢測標準和檢測手段不同,會造成結果的差異,他們呼吁引入更多的第三方檢測機構,包括國外的。
業內人士也有提到,現在珠寶黃金認證行業出現了一種新的趨勢,利用消費者信息不對稱,串通國外的檢測機構提供具有虛假信息的認證。今年國家工商總局的多次檢測中,在經國外檢測機構檢驗的商品中,不合格的情況占了相當大的比例。引入更多正規的第三方檢測機構,對避免此類事件以及企業申訴、消費者維權都有益處。 事件
回放
11月9日,一份由北京市工商局公布的針對首飾商品的抽檢報告顯示,從周生生北京門店抽檢的18K金手鏈,存在含金量不達標的情況,此外,深圳有三家首飾企業也出現在不合格名單上,涉及四件首飾,最初,周生生門店以“僅個別商品存在問題”為由,拒絕了消費者提出的退換貨或賠償事宜,后因受到市場質疑,又于11月26日在其官網宣布接受退貨,并由此引發了波及全國各地的退貨及下架風潮。
上了北京市工商局抽檢“黑榜”的,還有翠玉緣、金嘉利、信德緣等同行企業,其中存在用玻璃貓眼冒充標稱貓眼的情況,按北京市工商局定性屬于珠寶玉石定名及標識標注錯誤侵害消費者的知情權并誤導消費者。只是周生生名頭最響而引起了最多的質疑。
業內觀點
深圳市黃金珠寶首飾行業協會副秘書長郭曉飛
造假者終會在市場洗牌中落敗
“此次周生生K金注水和一些抽檢廠家的假珠寶事件已經對消費者信心造成打擊,深圳黃金珠寶企業大部分不是直接對零售,但也感受到了誠信危機的影響。”深圳市黃金珠寶首飾行業協會副秘書長郭曉飛說。
郭曉飛表示,行業自律很重要,品質是個累積效應,造假者終會在市場洗牌中落敗。不過消費者還應保持對知名品牌的信任,因為“地溝油”存在而不去所有酒店就有些矯枉過正了。
深圳黃金珠寶年產值占全國消費市場總額的70%,在全國產業界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知名品牌不敢拿信譽換取刀尖上的利潤,行業正在技術創新和規模化經營上謀求轉型突破。
劇烈的市場競爭中,邊際收益的降低需要核心技術、設計能力和品牌價值的補足,深圳黃金珠寶企業已到了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業內人士表示,深圳黃金珠寶行業已走出了一條獨特的采用復古方式來創新的道路,時尚黃金和黃金藝術品預計將成為未來消費主流,未來市場只屬于品質佳、信譽好、規模化、附加值高的佼佼者。
最新進展
自稱成色不足是焊接誤差所致
周生生產品重新上架
深圳特區報訊 據昨日香港消息周生生總經理周永成在股東會后,提及內地18K金手鏈被北京工商局指成色不足事件。他表示主要原因是焊接工序出現人為誤差,內地與香港同類產品全部下架復檢后證實沒有問題,現在已陸續重新上架。
周永成表示,含金量未達標,主要是該手鏈附設多件表面裝飾,構造上有很多切件,電焊過程中出現了人為的誤差。事件發生后,周生生將內地及香港的一萬多款18K金貨品全部下架并作復檢,沒有再發現有問題產品。他表示,這些產品通過復檢后,已經重新在各分店上架,不過因為涉及貨幣有數萬件,完全重新上架需要一段時間。
周生生強調本次只是個別事件,希望退貨的安排有助重建客戶信心,而未來在廣東順德所設的新廠,已委托生產力促進局協助廠房品質監控環節,減少人手處理,避免再次出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