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綠寶石中的貓眼石和突石都是著名的高檔寶石,因此,有關金辣寶石的基本性質都必須熟記。在此基勸上,要掌握變石交色效應和貓眼石貓眼效應的成因.掌握貓眼石和史石的真很鑒別和質全評價方法。除此之外,要了解其他顯示貓眼效應和變石效應寶石的情況,了解這些且示貓眼效應和變石效應寶石名稱的正確稱謂,了解其他金綠寶石品種,了解金綠寶石獷床的成因及主妥產地等。
金綠寶石簡介
金綠寶石,也稱金綠玉。它之所以位列名貴寶石是由于它的兩個具有特殊光學效應的變種:幾乎無人不曉的貓眼和變石,尤其是貓眼。金綠寶石本身就是較稀少的礦物,能形成貓眼和變色效應者就更少,因而十分珍貴。金綠寶石中,最著名的就是金綠貓眼(cat’s eye),它以其絲狀光澤和銳利的眼線而成為自然界中最美麗的寶石之一。

如夢如幻的金綠寶石
金綠寶石的種類
金綠寶石主要包括兩種高檔寶石:東方貓眼石和變石。
東方貓眼石呈黃色或淺黃色,因為內含絹絲狀包裹體,具有非常明顯的貓眼效應:中間有一條發光的亮帶,兩側顯現出不同的顏色。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一些水晶和碧玉也具有貓眼效應,也被稱為貓眼石,極易魚目棍珠,使人上當。由于貓眼石帶有獨特的迷幻色彩,有的夜里還能閃光,非常討人喜歡。不過,除了金綠寶石之外,有些藍寶石、綠寶石、孔雀石、青銅礦乃至石英也有貓眼效應,他們的實際價格相差甚大。近年來,更有大最人造者上市。這些用玻璃纖維做成的人造貓眼石不僅價錢比真品便宜,色彩也豐富(除黃色之外,還有紅、藍等色)、艷麗得多。但是因為它們“畫蛇添足”,只要傲得這一竅門,就不難識破其真相:真貓眼石弧形頂端的發光帶只有一條,而人造者卻有兩條。真品的硬度(8.5)更非假貨(5)可比。不過你可別胃失用石頭去砸,否則,賣假貨者會趁機敲詐你。
金綠寶石首飾系列
金綠寶石的成分為氧化錢鋁,硬度為8.5,密度為3.71克/厘米3,折射率1.74一1.75,雙折射0.009,顏色從綠色、綠黃、黃色到棕色不等,質地堅硬而耐久,特別適宜制作寶石。精心切磨后,雖明亮但無光彩。
金綠寶石有變石和貓眼寶石兩個變種,具有自身獨特的性質。珍貴稀有的變石在日光下,可從綠變成紅色、紫紅色,或在白熾燈下變成棕色。
合成的金綠寶石、剛玉和尖晶石都可仿造變石的色彩變化。貓眼石被琢成凸面寶石時,會有白色的線條穿過黃灰色寶石,因為凹槽或羽毛狀的流體內含物,或金紅石的針形內含物所致。最珍貴的淡金棕色,伴有明暗的“牛奶和蜂蜜”效果的陰影。18, 19世紀受葡萄牙人喜愛的淡黃色金綠寶石被稱為貴橄欖石。

金綠寶石戒指
上等的金綠寶石中的變石主要產于俄羅斯。在俄羅斯的烏拉爾,變石礦藏大多數已采掘殆盡,該處最大的刻面寶石重達66克拉。各種顏色的水蝕卵石則見于斯里蘭卡的寶石礦礫中。
另外,金綠寶石還分布在緬甸、巴西、坦桑尼亞和馬達加斯加。貓眼石產于斯里蘭卡、巴西和中國。
金綠寶石肉眼鑒定真假
1.透明的金綠寶石
透明的金綠寶石,呈油亮明艷的強玻璃光澤,顏色為淡褐黃色、淡褐綠色,寶石內部有時可見一些羽毛狀氣液包裹體。外觀與黃色藍寶石和黃褐色鈣鋁榴石有些相似。除光澤明亮,透明,淡褐黃色、淡褐綠色的顏色外,沒有明顯的識別特征,肉眼不容易鑒定,只有借助折光儀精確測定折光率來加以區別。
2.貓眼石
自然界具有貓眼效應的寶石比較多,但顏色及外觀上與貓眼石相似的只有印度、斯里蘭卡、巴西產的石英貓眼,臺灣產的軟玉貓眼,以及人造的褐色玻璃貓眼。
貓眼石呈半透明,顏色有棕褐色、淡褐黃色、淡褐綠色、蜜黃色、灰色等。貓眼石的光帶纖細、明亮、移動靈活,即使在室內光照條件下也十分清晰。寶石內部含有密集排列的纖維狀包裹體。帶褐色調的顏色和清晰的貓眼效應,是肉眼鑒定的重要特征。
3.歷山大石
亞歷山大石是含鉻、具有變色效應的金綠寶石變種,又稱為變石。它在陽光下呈綠色,在白熾燈或燭光下呈紅色。其他特征與透明的金綠寶石和貓眼石類似。它的名稱源于俄國沙皇二世亞歷山大,在他21歲生日那天戴著鑲有變石的皇冠出席典禮,以自己的名字將變石命名為亞歷山大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