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0萬元珠寶失而復得,最值錢的是一條價值150萬元的翡翠掛件。
水母網12月3日訊(YMG記者 耿晶)內含800萬元珠寶的箱子,竟然丟在出租車上——類似電視劇情節的一幕怎么會發生在現實生活 
中?關這起失而復得的珠寶“大案”,有太多值得我們深思的地方。
一問:如此貴重的箱子為什么會丟失?
為避免飛機托運丟失的風險,失主邢先生從上海參展完趕到煙臺,特意選擇了乘坐火車。因為坐火車,這個箱子就可以“隨身攜帶”。乘坐飛機,一方面箱子離開自己的視線會有風險,另一方面反復裝卸也容易造成內里的玉石和翡翠破碎。
然而為何百密一疏?“先是接電話,后是頭被碰。就像冥冥之中注定了一樣,糊里糊涂就忘了。”邢先生懊惱地說。“也可能是兩人一起,反而都忘了。”邢的哥哥則認為,邢先生的舅子剛開學畢業:“小孩子沒有經驗,出門大意了,沒能起到輔助姐夫的作用。”他們還認為,有時就是怪,越是重要的東西,越不能丟,它丟了。就像越是重要的場景,越記不起來一樣。
市運管處提醒,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門,司機不可能記得每名乘客是否攜帶行李。攜帶貴重物品出門的朋友,體積小的包裹宜直接貼身放置,如果體積較大非要放在后備箱或者行李箱不可,可提前告知司機下車前提醒一下自己。
二問:這是不是一場自我炒作?
800萬元珠寶“不翼而飛”,“飛”的時間點恰巧是要準備在展銷會上售賣。“真的這么巧嗎?不會是一場商家的自我炒作吧。”一些網友昨天對此提出質疑。
“我們5個家庭組成一個家族的珠寶生意群體,珠寶丟了,連跳樓的心都有。敢來煙臺開如此玩笑嗎?”邢先生激動地說。這件事發生后,老家人連連來電話追問。“在煙臺的人都自愿承擔市自己的損失。”他說。
網上,更多的人分析,這完全不是炒作,一是公安等部門都有備案,他們不敢造假;二是的哥是地道煙臺人,跟他們素昧平生,雙方無法“串通”。
三問:貴重珠寶有沒有保險?
一件件精美雕刻的玉石,一塊塊青翠欲滴的翡翠,到達800萬元的物品有沒有保險?記者從邢先生那詢問得到的答案是:沒有。
“這些東西都是要隨身攜帶的,而且我們在展會上隨時會賣掉它,你說怎么保險呢?”邢先生笑著坦言,這樣做的確“有風險”。
記者咨詢得知,如果害怕貴重物品丟失或者被盜搶,可為此類物品保上“財險”。永誠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煙臺中心支公司總經理王曙光告訴記者:“玉器和黃金、紅木這些有固定定價的物品不同,它沒有國家統一定價,因而其投保金額不好確認。俗語說‘玉器無價’,無法定價,也就意味著對其保險也有難度,目前很少有市民或機構過來為玉器保險的。”據介紹,有金店過去保險的,保的都是整體財產險,即包括辦公樓、流動資產及庫存在內的全部資產。
四問:撿到物品不歸還是否違法?
不管是出租車主還是企業老板,800萬,對于任何一個人來說都不可以說是個小數目。面對這樣一筆“巨款”,撿到如果拒不歸還,行不行?記者特別咨詢了山東中亞順正律師事務所律師王東青。
王律師告訴記者:“在此類案件中,首先要確定的是司機是否拿了那個行李箱,這需要有物證支持。一方面要肯定箱子是不是落在你所認定的那個司機的車上,一方面要確定箱子里的物品價值和失主聲明的價值為一致。”
如果有證明司機的確拿了失主的財物,失主拒絕歸還的話,《刑法》規定此類情況已經構成刑事發最,失主可報案由公安部門立案偵查此事。
五問:司機收受5000元謝金是否合適?
“拾金不昧本來是件美事,但收了人家的謝金就感覺好事打了折扣,不是那么激動人心了。”在采訪中記者發現,對于的哥接收5000元謝金,支持者有之,不支持的人也不在少數。
王律師表示:“這種情況下,謝金可給可不給。在合法資源的范圍內,失主拿出一定的錢給撿到東西的人,這個時候謝金也起到了鼓勵大家做好事的效應。出租車主本人沒有索取,失主自愿補償,這應該說沒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
記者查了一下國外的慣例發現,失物歸還失主,失主一般都會酬謝拾金不昧者。比如在日本,一般當著警察面,失主會按照失物的10%,酬謝撿到者。在一些歐美國家,不僅歸還失物可以拿到酬金,就連個人發現礦藏、古代文物埋藏地,就能得到一定量酬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