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湖南省工商局公布了三季度珠寶玉石產品質量檢測情況,近四成產品不合格。
記者走訪長沙市場時發現,正規商場專賣柜臺大都具有正規檢測機構的檢測證書,但是路邊小店基本上都沒有檢測證書。
珠寶玉石專家提醒消費者,珠寶玉石類產品應該是一物一證,消費者一定要記得索要鑒定證書。
■三湘華聲全媒體記者 肖祖華
日前,湖南省工商局公布了三季度珠寶玉石產品質量檢測情況,近四成產品不合格。
記者走訪長沙市場時發現,正規商場專賣柜臺大都具有正規檢測機構的檢測證書,但是路邊小店基本上都沒有檢測證書。
珠寶玉石專家提醒消費者,珠寶玉石類產品應該是一物一證,消費者一定要記得索要鑒定證書。
質量
多家珠寶商以次充好上黑榜
三季度,省工商局從長沙、衡陽、株洲、湘潭、常德、邵陽、郴州、懷化、婁底9個地區抽取了131組貴金屬珠寶玉石產品。經檢測,合格81組,不合格50組,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定名錯誤。
記者從不合格產品名單上看到,有7家周六福專賣店產品被抽檢不合格,其中,常德市津市周六福珠寶首飾店用染色石英巖冒充翡翠,婁底市婁星區周六福珠寶店用石英巖玉(處理)手鏈定名為翡翠玉珠手鏈,永興縣周六福珠寶用合成尖晶石定名為合成藍寶石。
除了周六福珠寶,2款金大福珠寶、2款金大生珠寶、1款張萬福珠寶被抽檢不合格。
專家
合成晶體冒充翡翠價差百倍
負責此次抽檢的湖南國際礦物寶石檢測評估中心專家廖時亮表示,定名錯誤實質上就是以次充好,而且二者之間的價差巨大。
廖時亮告訴記者,市場上用黃色大理石冒充黃玉,用白色大理石冒充白玉的情況最多,大理石的價格均在20元以下,但“改名”后售價達幾千甚至上萬元。
11月4日,記者在蔡鍔路一家珠寶玉器行看到,產品價格從幾十元到數十萬元,價差巨大。銷售人員表示,價差大是因為產品有A貨和B貨的區別。以同一款翡翠玉鐲為例,A貨價格2萬余元,但是B貨不到百元。
廖時亮提醒消費者,購買珠寶玉石類產品,最好去專業的、大商超賣場,同時,珠寶玉石類產品是一物一證,消費者一定要記得索要鑒定證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