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珠寶文化產業在德宏政府的培育下,漸漸成為新興支柱產業,形成了相對完善的珠寶市場體系,僅2012年,德宏州的珠寶交易額達到90億,約占到德宏州GDP的6.15%。其中,玉雕業得到了快速的發展。
在8月9日舉行的首屆文博會上,德宏州100多家企業參展,除展示特色產業文化外,德宏州此行目的,也是要把“美麗德宏,中國玉都”的牌子打響。

一號館內的玉雕展示精品館,吸引了大量游客駐足。本報記者 郭秋月 攝

以綠色為主調,融合了傣族建筑風格的德宏展館。 本報記者 郭秋月 攝
8月9日,首屆文博會在昆明會展中心舉行,借助此平臺,各州市都極力展示自己特有的產業文化,努力將文化轉變為財富。德宏州也抓住此次機會,精心打造了德宏展館,主推玉石珠寶、玉雕和紅木等。
據了解,德宏州此次有100多家企業參展,展出130多件高端翡翠玉雕作品,以及紅木結構的別墅。另外,還有德宏民族歌舞展演和珠寶走秀,其中珠寶走秀的展品價值超過10個億。
德宏館在六號展廳,展館以綠色為主調,融合了傣族建筑風格,頂部用五彩絢麗的花紙傘作為裝飾。巨幅屏幕不斷重復播放德宏州的文化特色、民族服飾、歌曲文化、玉石珠寶等內容。
“通過省文博會這個平臺和窗口,能很好地展示推介近幾年來德宏文化產業發展的成就、亮點以及特點。這次推介的主要內容覆蓋了珠寶文化企業、紅木文化企業、玉雕大師、非物質文化傳承人、民族工藝品、民族服飾這幾大門類。一共有100多家企業參展。”德宏州文產辦主任楊宏成介紹。
此外,在此次展會的一號館內,還有一個專門設立的玉雕展示精品館,供游人客商品鑒。據了解,此次文博會德宏州來了20多名省級玉雕大師,有130件高端的翡翠擺件作品,占到整個文博會玉雕大師和玉雕作品的60%以上。
這些玉雕大師中,既有德宏本土的玉雕大師,也有近幾年來通過德宏州委州政府的吸引政策從福建、廣東、浙江、河南招商引資過來的玉雕大師。
行業實力
產業鏈日臻成熟
楊宏成介紹,近幾年德宏州的珠寶文化產業得到了飛速的發展,2012年的成交額達到了95億,占德宏州GDP的6.15%。
因為靠近翡翠產地緬甸,德宏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從2008年開始,從緬甸運毛料回來的陸路暢通,地緣優勢給德宏打造玉石品牌提供了極大的支持。
但在德宏珠寶產業發展之初,并無這樣的先天條件,當地玉石生產尚未形成規模,直到二十一世紀初,當地政府開始主動介入,規劃珠寶產業發展,實現緬甸進口毛料的陸路通暢。“這個應該是德宏珠寶產業飛速發展的前提條件。”楊宏成說。2008年,德宏州把珠寶產業確定為全州文化的重點產業,有意向地策劃、論證了一批珠寶產業類大的項目,并進行招商引資。
“目前,德宏珠寶從業人員達到將近70000人,包括從事設計、拋光、切割、鑲嵌、包裝等人員。發展模式也從當初的散戶經營到現在的產業化發展。”楊宏成介紹,德宏州已經初步建立起從毛料進口、毛料交易、創意設計、加工生產、批發零售、文化交流、會展會晤、人才培訓等一系列完整的珠寶產業鏈。
熟練技工近6000人
“近年來德宏玉雕行業也發展較快,經過近三十余年的發展,德宏州玉雕行業從無到有,由弱變強,地域范圍從當初瑞麗市已擴大至盈江、芒市兩縣市,從業戶數從當年的十幾戶發展到現在的幾百戶,能夠獨立設計、生產、加工雕刻的師級人才300多人,熟練的技工也有將近6000多人。”楊宏成說。
德宏州玉雕產業起步較晚,快速發展始于2006年左右。“雖經發展較快但仍存在一些問題。如人才匱乏、品牌效應欠缺,玉雕同質化嚴重,創新不足等。”楊宏成說,對于這些問題,德宏積極采取措施,非常注重人才培養,注重玉雕作品的文化創新,努力打造品牌,樹立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