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珠寶玉石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發現假鉆
最先檢出合成鉆石的是國家珠寶玉石質量監督檢驗中心。
該中心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中心在最近的日常委托檢驗中先后共發現2個批次的問題鉆石,這種鉆石采用化學氣相沉積法合成(簡稱CVD鉆石),與天然鉆石極為相似,但價格相對較低,在檢測過程中僅憑肉眼難以與天然鉆石區分。
這個消息立即在業內激起不小的波瀾,上海黃金飾品行業協會隨即發布了消費警示,認為這是一起最新發現的“假貨流入”問題。
這次國家珠寶玉石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發現的兩批次CVD鉆石,基本是0.5克拉左右,顏色接近為無色,用肉眼和顯微鏡、放大鏡觀察,很難與天然鉆石區別。只有在專業檢測儀器下,才可見藍綠色熒光和藍色磷光,顯現出具有合成方法特征的生長紋理,由此可以判斷出,實屬“合成鉆石”而并非天然鉆石。
國家珠寶玉石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提醒各珠寶企業開展自查,并建議消費者應盡量保留購買發票和相應的質檢證書,增強維權意識。
小心網購、電視購物、旅游景點兜售的鉆石
這幾天,記者也走訪了杭州多家知名的珠寶經銷專柜,銷售人員表示,他們的鉆石均有可查的進貨途徑。國家級鑒定證書上顯示了飾品名稱、質量、形狀、顏色、備注、飾品照片、序號、檢測師、負責人等相關信息。銷售人員說柜臺內的鉆石均屬天然,不會進行其他處理。它的價格只和大小、顏色、凈度有關。
“假鉆石、合成鉆石歷來就有,但采用化學氣相沉積法合成的鉆石,還不多,進入內地的就更少了。”銷售人員表示。
浙江省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負責人說,所謂的CVD鉆石是以一塊天然鉆裸石為母石,利用高純度甲烷、加上氫、氮等氣體輔助,在微波爐中以高壓方式,讓甲烷中與鉆石一樣的碳分子不斷累積到鉆石原石上,經過一層層增生,可形成大至10克拉的透明鉆石。這種人為“長大”的鉆石,品質與天然鉆石幾乎一致,而且造假的成本很高。
對于這樣的合成鉆石是否已經流入杭州市場,該負責人覺得很難判斷。
“合成鉆石可能涉嫌避稅走私,這樣的鉆石一般不會出現在規模較大的實體店,而可能在網購、電視購物或旅游景點商場兜售。”
想知鉆石真假,杭州有三處可以檢測
“經專賣店、專柜、商場出售的鉆石均有國內或國際專業機構的認證證書,這就在客觀上排除了合成鉆石。”浙江省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負責人說,“全世界共有紐約、孟買、安特衛普、特拉維夫、倫敦以及上海等6個鉆石交易所,從這些交易所中轉的鉆石是沒有任何問題的,而杭州正規銷售渠道出售的鉆石100%來自上海交易所。”
消費者如果購買了鉆石想要鑒定,杭州有3家檢測機構可以選擇:位于杭州宏都商務樓的杭州市黃金珠寶質量檢測中心;體育場路508號的省珠寶玉石鑒定中心;浙江方圓檢測集團下屬的省黃金珠寶飾品質量檢測中心。檢測時間約1小時,費用約10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