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社周四(12月8日)報道稱,中國公布黃金儲備三年多來首次增加,這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黃金市場“神秘買家”的身份。
中國人民銀行周三在其網(wǎng)站上公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中國央行11月份的黃金持有量較上月增加32噸。這使其黃金儲備總量達到1980噸,成為全球第六大央行黃金儲備。
黃金市場一直充斥著各國央行在第三季度購買近400噸主權(quán)黃金的猜測。因為只有大約四分之一的買家被公開報道,導(dǎo)致市場觀察人士將矛頭指向中國和俄羅斯。
彭博社稱,對中國來說,尋找美元替代品(美元在其外匯儲備中占主導(dǎo)地位)的需求從未像現(xiàn)在這樣迫切。自美國對其半導(dǎo)體公司采取措施以來,中美關(guān)系一直高度緊張,而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表明,華盛頓愿意制裁央行儲備。
瑞銀集團(UBS Group AG)分析師Giovanni Staunovo表示,中國央行的購買可能是儲備多元化計劃的一部分,考慮不再以美元計價。
Staunovo說道:“中國的黃金持有量占總儲備的比例仍然很低,因此未來可能還有進一步購買的空間。”
此前,中國在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都沒有披露其黃金持有量的變化。2015年年中,中國央行宣布黃金儲備增加57%,至5330萬盎司,當(dāng)時是六年來的首次更新。從2016年10月底開始,中國又暫停更新數(shù)據(jù),直至2018年12月才恢復(fù)公布購買數(shù)據(jù)。
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500)this.width=500' align='center' hspace=10 vspace=10 rel='nofollow'/>
(圖片來源:法新社)
盡管央行的買盤很少能推動金價持續(xù)上漲,但在金價下跌時,它可以提供重要的支撐支柱。
今年以來,由于美聯(lián)儲(FED)激進的貨幣緊縮政策,黃金一直面臨壓力,不過在美元和美國國債收益率波動的影響下,黃金表現(xiàn)相對較好。
MKS PAMP SA策略主管Nicky Shiels說:“隨著去全球化的加速,非10國集團國家預(yù)計將‘重新商品化’,并增加黃金持有量。”





